首頁
1
最新消息
2
失智症新知
3
不動腦、不動身體,就會衰老4
https://www.gimstw.com/ 日商健思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日商健思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111 台北市士林區福國路19號2樓
    照護者的負擔   April 28, 2017 | 陳威澄       今天要討論的部分是照護者的負擔(caregiver burden),以下的內容多半是取材於這學期老師上課的講義,所以在這邊就感謝Dr. Victor編排的講義,另外就是裡面的內容幾乎都是美國方面的相關研究,到底是不是完全適用於台灣或甚至亞洲地區的情況那就又要再做更多研究去證實了;不過我在這邊提供一些資訊給大家參考一下.首先照護者在美國多半是由女性擔任,其原本的家庭腳色可能是老婆,女兒或是媳婦.沒錯,這點根據我不專業的觀察似乎有極高的比例吻合台灣的情況.在研究方面將照護者的負擔(caregiver burden)分成五種類型,分別是:情緒方面(Emotional toll), 生理方面(Physical toll), 社會方面(Social toll), 職業方面(Vocational toll), 最後是經濟方面(Financial toll).今天會講前面兩個部分.(1)情緒方面(Emotional toll):•照護者比非照護者更容易感到憂鬱或是焦慮•阿茲海默症的照護者比起其他慢性疾病的照護者更容易憂鬱 (這裡要補充一點就是主要的原因是阿茲海默症的病人無法給照護者相對程度的情緒回饋,簡單的說就是,因為疾病的關係他們意識缺損有時候連對自己最重要的照護者都沒有辦法說聲謝謝或是有一些感激的舉動)•在鄉下的照護者比起城市的照護者更容易憂鬱 (這個可能的因素大概是社會資源的差異)•照護者會容易感到不安甚至罪惡感 (因為照護者往往希望自己”完美”的做好照護的工作,因此增加心理上的負擔)(2)生理方面(Physical toll):•照護者的免疫機能相對低,而且血壓(BP)也相對比較高•照護者相信自己更不健康而且更沒有時間去照顧自己對於自我評論健康方面,照護者通常給自己相對較低的評分,主要跟情緒低落有關•最後,照護者的壽命往往比非照護者長壽!! (前面說了這麼多看似缺點的部分,最後卻來的大逆轉!!Dr. Victor也特別解釋,他認為是因為照護者需要大量的身體勞動去完成照護的工作,這可能是相對長壽的原因)   (3)社會方面(Social toll):•較少的休閒時間還有減少的社會網絡導致社會支持減少 (簡單舉例:因為是照護者,所以多半的時間都花在照顧你的家人身上,導致你沒有時間維繫以往的人際關係或是開發新的人際關係,最後讓你的社會支持減少;也就是說朋友還有家人是很重要的社會支持一環喔!!)•人際關係壓力的增加住在鄉下的照護者得到的”非”正式的幫助會比住在城市的照護者多 (可能也是比較有人情味吧,鄰居可以互相幫忙,這是我自己的解釋啦~)※根據Zarit (1980)的研究表示:減緩照護者負擔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家人或是朋友經常性的探訪”!!!! (寫這研究的時候我都還沒出生呢!居然已經有人在40年前就開始討論這方面的問題)(4)職業方面(Vocational toll):•工作與照護工作時間分配上的模糊•干擾工作表現•有一半的照護者表示他們需要工作到更晚還有提早離開公司•只能選擇要求較少的工作,早點退休或甚至完全放棄工作•如同前面說過的,照護者主要是女性,這也導致”部分”女性薪資不高的原因(5)經濟方面(Financial toll):•在美國,阿茲海默症是最花錢的疾病!•平均一個病人要花費287,000鎂•除了病人的花費還要考慮照護者在收入方面的減少,實在是非常驚人的經濟壓力•經濟上的壓力也會直接導致生活品質下降,連全聯都逛不起•住在鄉下的照護者可能會對面經濟方面更嚴酷的考驗說了這麼多就是希望不管看過這篇文章的你已經是照護者了或是你身邊有認識的人是照護者,都希望你可以在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之後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本身就是照護者的人應該試著尋求外界的幫助,例如親朋好友或是政府的相關協助,在心理負擔上面也不要凡事都為了要求完美而苛責自己,另外尋找專家的建議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你的照護品質事半功倍.至於身邊有朋友是照護者的朋友,那你們對照護者來說就是社會支持上最重要的一環,在自己能力範圍允許的情況下提供協助,例如幫忙煮頓飯,或是讓照護者放一個下午的假都是很好的幫助.最後附上衛生福利部長照服務資源地圖還有新北市的長照服務管理中心,希望所有照護者除了照顧你的家人以外也要更在意自己http://ltcgis.mohw.gov.tw/Select/QueryResource.aspxhttp://www.health.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622 https://www.gimstw.com/hot_234629.html 照護者的五種負擔:重擔不要自己扛,幫助別人也要幫助自己 2024-03-19 2025-03-19
日商健思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111 台北市士林區福國路19號2樓 https://www.gimstw.com/hot_234629.html
日商健思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111 台北市士林區福國路19號2樓 https://www.gimstw.com/hot_234629.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3-19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gimstw.com/hot_234629.html

相關連結:https://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4540.html

不動腦、不動身體,就會衰老

 

「40歲後,體力漸漸衰退,這份工作做不來了,還是退休吧。」先撇除職業運動領域,一般來說從事絕大部分工作的人並不會有此發言,因為人類的身體功能,在四十幾歲、五十幾歲,幾乎不會下降。

雖然如此,有些職業明明不要求高度的運動能力,卻像軟體開發工程師那樣有所謂的「35歲退休論」,他們不會被炒魷魚,但會被調到管理部門或是其他職務。一般認為其中原因是,在這個進步神速的世界,要記住新事物太麻煩了。

不論何種工作,一旦到了「資深」年齡,不知不覺地,感受到「好麻煩喔」的事情就愈來愈多了。由此可知,比起運動能力這類身體功能,人類是從心理、情緒開始老化的。

一般來說,年輕時會有許多夢想和欲望,例如,「想做理想的工作」、「想出人頭地」、「想要交到更好的女朋友」、「想過更好的生活」等,這時候有體力,也有努力的力氣。可是從某個年齡開始,就不執著而變成「不出人頭地也沒關係」、「小孩的成績就是這個樣子了吧」。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看開了,不是很好嗎?」、「變成熟了」,但是,這表示失去年輕活力了(像「草食系男子」一詞,形容對女性、對出人頭地一點都不熱衷的年輕人。這種年輕人的增加,也代表社會整體的老化)。

此外,四十幾歲是憂鬱症好發的時期,苦於「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的人也愈來愈多。就算沒糟到這種地步,也很容易出現「凡事看得很淡、不執著」這類「算了吧症候群」。過慣了消極的生活,情緒就振作不起來。換句話說,就不會用到和意欲、情緒相關的額葉。

必須注意的是,「不活動就會衰弱」。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衰弱的方式會比年輕時候更劇烈。

例如,年輕人骨折的話,在床上躺一個月,骨頭接好就能走了。但老人家發生同樣狀況,馬上就會出現步行困難的症狀,有時甚至臥病不起以至於腦筋遲鈍。原本很健康的人,感冒太久沒治好,或是跌倒扭傷之類,躺在床上一、兩個星期,就以走下坡的速度開始過著輪椅生活了,這種情形並不少見。

年紀愈大,腰腿的肌肉要是不動便會立刻萎縮,而且大腦也很容易功能衰退。身體不活動,情緒上也不產生衝動,換句話說,因為「算了吧症候群」而不使用大腦,就會陷入「愈不用愈退化,愈退化就愈不用」的惡性循環,轉眼間,大腦便衰退了。

因此,思秋期必須特別注意情緒的老化,以便在初期階段盡早改善。

多做有益「心靈健康」的思考

要預防情緒老化,除了刺激額葉、重新調整飲食等生活習慣之外,在思秋期時,還必須多做有益「心靈健康」的思考,遠離憂鬱症。因為一旦罹患憂鬱症,身心都會急速老化。看待事情的方法(認知),既可以讓人憂鬱,也可以讓人遠離憂鬱。

例如,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這種「all or nothing」,大家應該知道,白與黑之間,還有無數的灰。但是,就有人喜歡以「all or nothing」方式思考,喜歡清楚區分黑或白。

例如在職場上,有一種人喜歡認定「這個人和我們是一國的、那傢伙是我們的敵人」。當他認定是「一國」的人說出了有點不合他意的話,就會改變觀點,認定「沒想到那傢伙是這種人,我被他騙了」,而且心情沮喪到極點。

這種看待事情的方式或思考方式,稱為「二分法思考」,其實,這是容易導致憂鬱、「對心靈不健康」的思考模式。二分法思考會讓人變成「完美主義者」,凡事「不是滿分就是零分」,只要犯一點小錯,就可能陷入「我真沒用」、「我的人生好失敗,沒法重新來過了」這種極度沮喪中。如果變成輕微的憂鬱狀態,就會讓提不起勁的自己更加陷入負面螺旋、惡性循環中。

二分法思考、「一定是這樣」的認定方式,稱為「不適應思考」,容易導致憂鬱,而且變成憂鬱狀態便難以矯正。此外,這種思考模式容易讓人絕望,一旦惡化,甚至會釀成自殺悲劇。

另一方面,認為「黑白之間有灰色地帶」的人,就會思考成「過去很多人贊成我的意見,但這次不一樣,是哪個點出問題呢?」能夠接受灰色的程度,在心裡學上稱為「認知性成熟度」,而二分法思考、「一定是這樣」的認定方式,就是「認知性成熟度低」。「差不多差不多」、「適可而止」這種思考方式,亦即「提升認知性成熟度」,能夠預防憂鬱,因此有益「心靈健康」。

我們已經知道,思秋期時容易額葉功能低下,失去情緒和思考的靈活性,因此,宜養成自問「這種想法會不會太『死腦筋』了?」的好習慣。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KPG Payless2

(原文刊載於和田秀樹《思秋期:逆齡抗老不生病,迎接幸福晚年的60個身心保養術》/時報出版)

https://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4540.html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